需要考慮的事情
實驗室測試有可能對影響材料性能的各種因素提供相當深入的分析。一個主要的優勢是實驗室測試可以嚴格控制和隔絕因個人特征和可能被忽略的因素;
在進行任何物理性能測試之前,需要考慮好以下事項:
明白為什么要進行測試,以及對測試數據如何處理。
理解和清晰最終的目的。對于最終的目的,建議相關方面之間有個一致認同的計劃圖表,以盡量減少可接受內容的差異。
培訓實驗室人員減少操作失誤。
弄清測試方法中的任何有可能產生歧義的描述。
認識到物理性能測試可能受到整個系統暴露條件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例如,耐磨性受試驗條件的影響,如磨蝕劑的性質、磨蝕劑在被磨蝕試樣面積上的可變作用、試樣的張力、試樣和磨蝕劑之間的壓力以及試樣的尺寸變化。對于實驗室測試,您應該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您可能無法準確地識別所有影響,這些影響會創造您試圖復制的條件。大多數標準化的測試方法將規定進行測試時必須遵守的參數。如果您不遵循既定的磨損試驗,請仔細考慮以下影響:
1、接觸范圍
2、暴露長度
3、材料表面的相互影響
4、軸向力
5、滑動速度
6、環境條件
7、材料成分和硬度
比如:有用的提示:為了證明再現磨損的復雜性,請考慮Vartest實驗室的Adam Varley提供的以下示例。當一個人坐在軟墊椅上時,身體的重量壓在織物上。緩沖材料向上推壓室內裝飾織物,使其壓縮,使用者的身體提供一種力量,推動他們穿在室內裝飾織物表面上的織物,造成磨損。同時,當織物拉向支撐物時,剪切力或張力被施加在織物上。
想象一下身體尺寸和形狀的巨大變化應該被考慮。此外,應考慮不同的服裝材料。大多數紡織技術專家都同意,織物上的磨損包括所有可能導致織物失效的相互作用因素:摩擦、彎曲、勾絲、拉伸、扭曲、暴露于化學品、陽光、加熱等。抗磨損也影響因素具體纖維(纖維含量、纖維力學性能、纖維的形狀和尺寸、紗線結構、紗線捻度,紗線支數,紗線厚度和類型,完成材料的種類和數量添加到纖維或紗線);織物結構;厚度;線程數;和編織類型。
1)特定類型的磨損試驗是否與最終使用性能相關,不僅取決于磨損機制的相似性,還取決于磨損試驗過程中該機制維持的程度。
2)耐磨性是試樣的基本特性的組合,如彈性、硬度、強度(粘性、拉伸和剪切強度)、韌性,特別是耐磨性、厚度。
3)磨損機理取決于摩擦副的表面形貌。在大多數情況下,最好只使用一次磨料,除非它可以刷新
4)同一部件的組合或不同區域可能出現不同類型的磨損。
5)造成磨損或侵蝕的顆粒尺寸通常在1微米到500微米之間。
6)用不同方法進行試驗時,材料的相對耐磨性順序可能不同。
7)缺乏關鍵程序信息的試驗方法可能會帶來再現性問題。
8)評估多層系統時,基底起著重要作用。評估不同基材的試驗結果時要小心。
9)濕度和加載系統對測試系統動力學有影響。
10)不要假設磨損率總是時間或接觸循環次數的線性函數-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磨損類型和接觸條件。
11)確保達到穩態條件。某些材料可能需要磨合期。
12)只能謹慎地推斷結果。
13)不得使用超過材料極限強度的載荷或可能導致試樣熱狀態的速度。